当前位置:首页 > 林北杂谈 > 正文

email帐号(2022有效邮箱和密码50个)

本文从四个账户体系——用户自定义账户、邮箱账户、第三方账户、手机账户,分析了不同账户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互联网服务兴起以来,账号作为 *** 世界中用户的身份证,是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创建自己身份的唯一ID,然后系统开放用户读写数据库的权限。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账号体系几经变迁,但始终朝着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方式的方向发展,只为让用户从现实中更方便地接入 *** 。

所以本文要谈的就是试图追溯各个时代主流账户体系的特点,发现其演变的规律。

用户自定义账户用户自定义账户起源于互联网的蛮荒时代。应用服务刚刚启动,还没有通用的认证方式。因此,当用户在平台上注册时,由用户定义的几个数字、字母、符号或汉字的组合就成为用户账号的流行。

在家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自定义账号的方式因为方便而成为了当时主流账号体系的选择,尤其是主流论坛社区/聊天室的账号体系,比如天涯论坛。

但随着应用服务的增多,用户自定义账号的弊端也暴露出来——用户需要同时记忆多个账号,容易混淆。因为用户在不同平台上的账号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平台有多个账号,比如游戏里的小号,所以用户的内存负担增加。

用记事本记录账号密码成为当时用户的解决方案之一。

因此,自定义账号在互联网初期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但随着用户账号的增加,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应用服务提供商需要找到一种更便捷的方式,降低用户进入 *** 世界的门槛。

邮箱账号

随着PC时代的繁荣和发展,电子邮件是之一种可以覆盖一半以上互联网用户的认证方式。

从1998年到2001年,新浪、网易、雅虎等众多应用服务提供商开始涉足邮箱服务,引发了门户网站之间的邮箱大战,邮箱用户数量急剧增加。

截至2008年底,中国电子邮件用户数量达到1.7亿,占互联网用户的57%,免费电子邮件活跃账户数量达到4.5亿。庞大的用户数量为电子邮件成为主流账户体系奠定了基础。

电子邮件之所以成为门户网站的重点,关键原因在于它对用户有持久的吸引力,能够不断提高用户的粘度。电子邮件本身就是用户在 *** 中非常长期和固定的联系方式,就像座机一样。2008年12月,网易邮箱163和邮箱126的月平均访问次数分别为14.5次和13.1次,邮箱账号内存基本不够用户使用成为障碍。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09年,使用邮箱在各类网站注册的邮箱用户数量占总数的50.9%。

使用电子邮件作为帐户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子邮件的认证是冗长的。用户注册时需要登录相应邮箱进行认证。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需要在邮箱收件箱甚至垃圾桶中找到相应的邮件,然后按照指示完成注册。

邮箱认证的过程冗长,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不利于注册转化率的提高。对于追求商业化的应用服务商来说,面临用户流失的风险,用邮箱做账号显然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综合利弊可以看出,使用邮箱作为账号,相比自定义账号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用户的内存负担,降低了用户访问 *** 的门槛。所有应用服务提供商已经在为用户寻找全网通账户的道路上迈出了之一步。

使用第三方账号体系

移动互联网时代前夕,新生和低龄网民对交友和及时沟通的需求更高。以满足职场交流和校园交流见长的邮箱,显然已经不适应发展,直接导致网民数量大幅增长超过30%,而邮箱用户增速从2008年的18.4%下降到12年的7.9%,市场渗透率从2008年的峰值57%逐渐下降。

但是以blogs /空为例的社交平台却异军突起,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在增长。基于自身产品特点,在应用中成功塑造了用户身份证,为基于社交账号的第三方登录系统奠定了基础。以 *** 为首的第三方账号体系从2011年开始兴起。

第三方账户体系是指用户授权,即第三方账户与应用服务提供商自有账户体系绑定。当发现用户的第三方账号已经绑定了平台的某个user_id,可以直接登录对应的账号,实现一键注册,一键登录。如今,这种登录方式几乎是所有常见应用的标配。

常见的第三方登录平台通常是拥有大量用户的平台,比如国内的微信、微博、 *** ,国外的脸书、Twitter等。

截至2012年4月, *** 推出第三方账户体系仅一年。在 *** 的7亿注册用户中,有超过2亿用户在第三方网站上使用过 *** 第三方账号。

接入 *** 第三方账号体系的应用服务商也获得了更多的新用户。

数据显示,大中型网站接入 *** 登录的新注册用户数增长20-35%,网站内评论、收藏等互动行为增长15-20%。例如,Meile.com接入 *** 登录后一周内新增用户30万,占网站用户的一半以上; *** 登录给美丽说带来的流量相当于搜索引擎;蘑菇街网站用户整体活跃度也增长了18%之多。

第三方账号体系已经用数据证明了比邮箱账号更适合用户。

作为提高用户注册转化率的神器,第三方账号体系的出现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减轻了内存负担,让用户在全网世界的应用服务商中拥有了全网的身份。

手机号账号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 *** 的建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不断上升,2015年达到90.1%,2018年达到98.6%。基于手机号码的账户系统逐渐受到各种应用服务提供商的青睐。

一个用智能手机的人,可以没有社交账号,但一定要有手机号。

同时,对于使用第三方账户体系的用户,应用服务提供商能够获取的用户信息是有限的,一般包括用户的头像、昵称、用户ID等。,这将不利于应用服务商自身用户体系的建设,进而影响后期的精细化运营。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手机号是一个几乎不需要记忆的号码。以手机号为账号,既安全又方便。

从应用服务商的角度来说,用手机号做账号,可以抛开第三方账号平台的限制,积极发展自己的用户体系。

同时,手机号本身市场渗透率高,准入门槛低,是构建用户全网通身份的又一更优方案。

总结

纵观账号体系的发展,作为 *** 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的一种方式,既要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以降低准入门槛,又要方便用户记忆,减轻用户负担。所以有一系列的过程是我们经历过的,从狂野时代的自定义账号到PC时代的邮箱账号,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号和第三方账号体系的竞争。

正是应用服务商们在不断努力,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入网方式,让用户一步步摆脱账号的负担,拥有一张全网通的 *** 身份证,享受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不知道下一代主流账号体系会有什么样的进步,期待 *** 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进一步结合。

本文由@ BoMingBoDark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来自Unsplash的图像,基于CC0协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