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北杂谈 > 正文

性价比更高的suv(性价比更高的皮卡推荐)

大家好,早上好!

前不久,我们针对预算在15万元以上的消费者,对五款热门自主高端SUV进行了横向评测。可见合资阵营的主力价位出现了很多值得考虑的优秀国产车型。

当然,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购买一款已经畅销多年的合资车型还是比较稳妥的选择。这两天,合资阵营中一款非常重要的SUV车型迎来了新一代,20万元SUV市场的格局将受到影响。这款车是日产琦君的新一代主力SUV。

随着这款重量级车型的推出,今天我们就把目光转向合资阵营,选择20万元内五款不同品牌的热门主力SUV,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做出选择。

20万买合资SUV

哪些最值得考虑?

首先,我们通过各款车型的销售表现来看看目前20万元级别的热门合资SUV:

以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标准,目前20万元级别的8款畅销合资SUV中,日系占据了5席。而之前连续多年占据合资SUV榜单头把交椅的大众途观L,在2022款车型预上市空期的影响下,已经跌出前三。然而,来自一汽大众的谭跃,也许是由于最近的芯片短缺,其累计销量垫底。

因为途观L即将在2022年升级,但新款车型的官方售价和配置信息尚未公布,而谭跃的外观设计和功能配置比现款途观L更有优势,所以本文暂且抛开途观L,重点讨论谭跃的产品力。

单销量来看,别克昂科威似乎只能勉强跟上日系对手的步伐。其实厂家公布的销量数据都是昂科威和昂科威s共同实现的,我们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或者说是两辆大小差不多的车。

厂家还没有公布昂科威和昂科威S的销量数据,但是根据第三方的保险数据,今年上半年昂科威的保险是41273,而昂科威S的保险只有17152。

老款昂科威虽然销量更高,但设计和配置明显落后于时代。除了价格优惠较高,整体不推荐。所以今天我们还是把昂科威S作为主要对比车型。

至于广汽本田的郝颖和广汽丰田的Velanda,其实分别是东风本田CR-V和一汽丰田R *** 4的姊妹车型。它们的动力、尺寸、整体分布都很相似,所以我们只选择销量更高的CR-V和R *** 4。

设计

琦君是最令人敬畏的

昂科威s是最运动的

主流合资SUV与同价位自主车型相比,设计保守。首先,外观方面,包括刚刚换代的琦君在内的几款车型都保持了相对标准的SUV线条,而不是像长安UNI-K、WEY Mocha那样通过明显的溜背设计来突出运动感。

这种风格虽然在造型风格上缺乏动感,但是很好的保留了SUV一贯的高坐姿和大空的优点。

当然,如果你还是比较喜欢动感设计的话,昂科威S是一款比较特别的合资SUV。它的尺寸比本文五款SUV都要大,但车身比例和线条都比较紧凑。虽然没有摩卡和UNI-K那么激进,但也算是运动气质明显的车型了。

别克昂科威S

内饰方面,昂科威S在五款合资SUV中还是一个另类,整个中控台明显向驾驶员一侧倾斜,进一步体现了这款车对驾驶员体验的重视。

大众谭跃

丰田R *** 4

本田V型

日产X-Trail

其他四款SUV,中控布局更为传统。除了谭跃的中控台稍微向驾驶员倾斜,其他三款日系SUV都是标准的对称布局,中控面板尺寸中规中矩,没有自主品牌阵营常见的大屏。

座舱科技感是目前汽车行业尤其是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非常关注的一个点。合资阵营在这方面相对落后或者保守。比如全液晶仪表,五款合资SUV中,只有谭跃和新琦君有配备,琦君也只限于顶配版。

日产X-Trail

至于变速箱的换挡机构,谭跃和R *** 4依然保留了传统换挡杆的结构,CR-V和昂科威S采用了电子按键换挡,新琦君升级为电子换挡杆。

大小&空

除了昂科威S有点局促。

其他四款都能满足需求。

对于很多选择SUV的朋友来说,乘坐和收纳空应该是最关心的特性之一。这方面,本文选取的五款SUV中,大众谭跃和别克昂科威S都是中型SUV,而另外三款日系SUV都是紧凑型。不过从尺寸参数可以看出,几款的差距并不大,基本可以算是一类车型:

首先,谭跃和昂科威S的轴距确实很长,分别达到了2731mm和2779mm。相比五款车型中轴距最短的CR-V,昂科威S的轴距优势已经超过100mm。

然而,就整体尺寸而言,车身最短的是谭跃,相反,昂科威S比新琦君短19毫米。相比R *** 4和CR-V,昂科威S在车身长度上并没有突出的优势。

至于横向的关键车身宽度空,五款SUV都在1.9m以内,整体差别不是很大。考虑到不同车型的影响,五款SUV在横向上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空。

唯一与其他模特有一定差距的是琦君的身高。它是五款SUV中唯一一款超过1.7米的,甚至比昂科威s还要高出近10厘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新琦君的整体观感确实比同级别的SUV更有气势。

至于空方面,和尺寸参数反差更大的是昂科威S,它其实和凯迪拉克XT4共享平台。车身参数非常接近,内饰空基本一致。坐进车内,你会发现后排空空间比想象中要局促很多,甚至没有轴距短很多的CR-V宽敞。

别克昂科威S

如果对空的要求比较大的话,可能要先排除昂科威S了。

本田V型

日产X-Trail

丰田R *** 4

大众谭跃

至于其他四款SUV,虽然在尺寸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乘坐空上的表现都很出色,在舒适性上也没有明显的短板,可以满足大部分平时的使用场景。

原动力

琦君1.5T气缸动力不弱。

昂科威s标配2.0T,最为突出。

来到动力总成,五款合资SUV的差异化开始显现。基本上,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特点:

全新的日产琦君摒弃了之前所有自吸发动机的路线,采用了1.5L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比之前的2.0L和2.5L一开始小了很多。有争议的是,这款发动机只有三个气缸,琦君目前全系只有这款。

新军1.5T

但在参数上,新奇骏是目前为止性能最强的一代,更大功率150 kW,峰值扭矩300 Nm,已经超越本田CR-V的1.5T,基本与大众谭跃的2.0T低功率版相当。至于0-100km/h的表现,日产并没有公布数据。根据媒体的评价,新琦君基本可以10秒破百,不是很强,但确实超越了老琦君10秒之遥的水平。

丰田R *** 4 2.0L

本田-V2.0L锐混动

R *** 4、CR-V、谭跃都有高低排量、高低功率之分。2.0L版本的R *** 4动力相对较弱,但10秒出头破百的表现足以满足日常需求。其余CR-V的1.5T和谭跃的1.4T版本都可以10秒破百。换句话说,如果对动力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这五款SUV都没有明显的缺点。

别克昂科威S 2.0T

如果想要强劲的动力,性能更好的无疑是全系2.0T昂科威S标和2.0T高功率版谭跃。他们的0-100km/h成绩分别为7.5秒和7.6秒,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当然,R *** 4和CR-V的优势体现在双擎版的油耗上。如果决定买混动车型,合资阵营只能从丰田和本田中选择。

总体来看,昂科威S在五款SUV中起步门槛更高,但考虑到4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其实际入门门槛只有18万元左右,相当于谭跃的2.0T低功率版。

R *** 4和CR-V的指导价比较低,但是优惠幅度也比较小。其实20万以内很难买到混动版。如果有配置需求,20万元以内只能考虑各的纯燃油版。

至于日产琦君,全系搭载1.5T三缸发动机,对于预算20万以内的消费者来说还是比较能接受的。但如果预算达到20万甚至25万,无论排量还是动力,这套动力在成都总显得有些落后。

功能和配置

有利有弊。

满足基本日常需求。

看完外观、空房间和动力性能,如果还是找不到自己确定的选择,最后需要由功能配置和终端价格来决定:

首先看四驱的价格门槛。R *** 4是五款中更低的。优惠后可以买2.0L四驱版。CR-V优惠后,1.5T四驱版的门槛基本在20万出头。坦河昂科威S四驱版指导价24.99万。好在各自优惠都比较大,实际四驱门槛21万左右,相当于琦君。

在安全性方面,琦君、R *** 4和昂科威S都标配了6个以上的安全气囊。本田CR-V在这方面的门槛很高,完成6个安全气囊需要20.78万。虽然探山的门槛也超过了20万,但是优惠后实际门槛不到17万,是五款中更低的。

安全性方面,只有丰田R *** 4标配了L2级自动驾驶,但CR-V和新琦君的门槛并不高,都控制在20万元以内。虽然坦河昂科威S优惠最多,但L2自动驾驶仅限于26万元左右的版本,优惠后的门槛高达22万元。如果对L2自动驾驶有硬性需求,选择这两款车的压力会比较大。

对于SUV,尤其是尺寸较大的SUV,电动后备箱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配置。除了探山,其他四款车型配置价格门槛都比较高,比如琦君、CR-V、昂科威S,都在23万以上,R *** 4只供应25.98万的顶配。打折后,谭跃可以以不到17万元的价格拥有这一配置。如果你个子矮或者家里经常被女性使用,建议多注意这一点。

在舒适性方面,琦君、R *** 4和CR-V这三款日系SUV都没有配备副驾驶的腰部支撑调节。好在主驾驶座的价格门槛不算太高。相比之下,谭跃全系主驾标准腰撑和副驾门槛才20.49万,打折后价格更低。

至于座椅加热这种对于冬季尤其是北方用户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全新的琦君出奇的仅限于顶配版,价格门槛为26.29万元,而其他四款车型优惠后价格门槛都在20万元左右。

座椅通风,相对来说比较贵,在自主品牌中比较常见,但在合资阵营中还是比较稀缺的。本文五款合资SUV中,只有昂科威S配备了座椅通风,价格门槛也达到了25.99万,优惠后的价格也在22万左右。

2021年中期,合资品牌已经关注车联网。R *** 4、谭跃、昂科威S都是全系标配,琦君、CR-V门槛都在20万元以内。

综合来看,几款合资SUV的功能配置确实远远落后于同价位自主车型。但是这些机型在我们平时的配置中基本都没有暴露出明显的缺点。考虑到终端优惠,几款机型的功能配置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所以在这个环节,大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能满足需求的机型。

摘要

写完自主SUV的横评,再看看合资阵营,之一感觉就是自主品牌在动力总成规格、性能参数、材料做工、功能配置等方面,在同等甚至更低的价位上,都表现出了综合优势。单看论文对比,自主品牌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合理选择。

但现实中,在15万元以上的SUV市场,合资车型的销量仍然远远超过自主品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合资车型的性价比不如自主品牌。但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合资车型在动力、空和配置上确实能满足日常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品牌形象、保值率等因素的考虑,合资品牌成为了最安全的选择。

所以看完文章,大家怎么看待这些15万以上的自主和合资SUV?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