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号决议「198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乌克兰提出的废除俄罗斯在联合国一票否决权的提议被俄罗斯否决了!”

想必大家都在网上看到过这个段子,不管是真是假,但段子中提到的“一票否决”是真实存在的。

迄今为止,联合国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组织。

1973号决议「198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插图

上文提到的“一票否决权”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即中国、法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的独特权力,俗称“五常”。

这种“一票否决”意味着什么?

它象征着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决策权,也就是说,联合国的任何提案都必须由五个国家共同通过才能生效,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就不能通过。

这一权力也成为五常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手段。

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利益,五常很难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

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国家,让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首次达成一致——一致同意给它一个教训。哪个国家创造了这个奇迹?怎么得罪五常了?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联合国五常产生及选择标准

在回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大常任理事国。

很多人都很好奇,既然五常的权力如此之大,那么这仅有的五个席位是如何产生的呢?衡量标准是什么?

有两个主要标准:

1.二战战胜国以及为二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国家。

二、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或潜在的强大综合国力。

第一点是为二战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与其说五常是选出来的,不如说是打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美国。众所周知,美国在二战中通过出售军火获得了大量财富,成为世界头号老大。

但我们不能忽视美国对二战的贡献。美国一方面在太平洋战场与日军对峙,另一方面在欧洲战场牵制德军。它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是压垮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功不可没。

且不说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期间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理应在五常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并不那么顺利。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在联合国占据了数年的席位。

最终,在我们党的不懈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在1971年得到恢复。

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而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军。苏德战场是二战中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战场,也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战后,苏联作为当时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获得了五大常任理事国席位。

虽然苏联在1991年不幸解体,但继承了大部分财产的俄罗斯也不容小觑。

俄罗斯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周边国家并非没有觊觎它的资源,但作为一个著名的战斗民族,俄罗斯并不好惹。历史上所有试图攻击它的国家最终都失败了。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非常出色,它拥有核武器,并且每年都会在国防上投入大量资金。“战斗民族”名副其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主要在西线与德军作战,充其量在太平洋战场上扮演一个路过的角色。

那为什么它也是五常之一呢?

原来,虽然英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但考虑到当时英国在全世界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此外,它是最早的工业革命,具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并且总体上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因此它也获得了五常席位。

至于法国,我们都知道它在二战中被德国重创,不到两个月就投降了。

在这五个国家中,法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最少,但与英国一样,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而且法国也有自己的优势——法国的机器设备最完善,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余力出口。例如,我们的许多军备都是从法国进口的。

如果说之前英法获得五常席位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殖民主义的影响,但是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英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并且在核武器的支持下,他们已经牢牢地坐稳了五常席位。

由此可见,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出现与二战直接相关,所以二战中的那些法西斯势力——日本、德国和意大利——是绝对没有资格当选五大常任理事国的。

他们有挑起世界大战的先例。如果他们仍然有称霸世界的野心,那么给予他们如此大的权力无异于为世界和平埋下地雷。

鉴于五常的巨大力量,所有国家都在争夺一席之地。印度就是一个例子。

它一直渴望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印度虽然拥有核武器,但其整体军事实力仍然不足。此外,该国穷人太多,经济实力薄弱,因此印度进入五常的梦想从未实现。

联合国五常,权力有多大?

在介绍了五常的历史之后,让我们看看它们有多强大。

二战结束后,为了维护全球秩序,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促进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联合国应运而生。

作为处理国际问题的主要平台,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于1945年正式成立。到目前为止,它有193个成员国。在如此大的组织中,为了便于管理,有必要建立必要的层级。

在这190多个国家中,五个常任理事国是最有权力和威望的五个国家,这五个国家的席位是永久固定的。

他们手中最强大、最可怕的东西就是一票否决权。这种特权夸张到什么程度?即使192个国家支持一项决议,只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有任何一个不同意,这项决议就不可能生效。

据不完全统计,五常使用否决权的次数超过200次,其中俄罗斯使用次数最多,为129次,其次是美国,为83次,英国为32次,法国为18次,中国为11次。

一票否决具有强大的效果,其他国家也出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可能会受到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侵犯。

然而,安理会之所以设置一票否决权,是为了发挥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一票否决权旨在维护大国利益的基础上威慑其他国家。任何国家想要挑起不必要的战争,都要先问问五常国家同意不同意!

这五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在实力上脱颖而出,因此在二战后,没有国家敢公开挑战这五个国家。

除了否决权之外,五常国家还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权,那就是它们可以免受联合国的制裁。

联合国通过决议后,可以对任何国家实施制裁,但制裁决议必须首先获得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批准。也就是说,如果制裁是关于五常本身的,那么五常可以使用一票否决权,决议肯定不会生效。换句话说,五常不受联合国制裁的影响。

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在联合国中拥有尊贵的地位,而且还享有许多特权。难怪所有国家都想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一致对外,“灭掉”一国

虽然这五个国家实力强大,但它们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因此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非常困难。

然而,在2011年,没有任何国家对“制裁利比亚”的提议提出异议。英法美态度一致并不奇怪。不过,一向与美国持相反态度的俄罗斯并没有反对,而是和中国一样选择了弃权。

利比亚是如何让五常想制裁它的?

原来,这一切都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造成的。

卡扎菲统治了利比亚40多年。在执政初期,卡扎菲也谨守本分,努力为人民谋福利。但后来卡扎菲得意忘形,再次得罪了联合国和五常国家。

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拔五虎的胡子的。

美国

卡扎菲在国内了伊德里斯·王·蔡超,成功地领导了利比亚。然而,由于前朝一直与美国关系良好,卡扎菲一直对美国怀恨在心,甚至拒绝美国。

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就连与美国关系密切的以色列也成为其抵制的对象。

卡扎菲一上任,就关闭了利比亚境内的所有外国军事基地,包括美国的惠勒斯空军事基地,并驱逐了大量外国军事人员,主要针对美国,赶走了6000多名美国人。

此外,他还废除了前国王与美国签署的许多合作协议,将原本属于美国的惠勒斯空军事基地移交给了苏联,并顺带送给了苏联的其他五个空军事基地。

不仅如此,卡扎菲还封锁了美国海军经常演习的海域,不再允许外国军队擅自进入。

美其名曰保护领海,其主要目的是限制美国船只的活动。

卡扎菲也有过消灭以色列的想法,并从苏联购买了数百亿军火。

1977年,卡扎菲再次企图谋杀美国驻埃及大使,从而挑起两国之间的矛盾,但幸运的是暗杀失败了。

卡扎菲对美国做出的这一系列举动彻底惹恼了美国。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切断了与利比亚的所有贸易和经济往来,美国与利比亚断绝了外交关系,划清了界限。

英国

卡扎菲对英国的所作所为更加过分。1980年,卡扎菲向英国分裂组织“爱尔兰共和军”提供了大量军火,这显然助长了英国境内的恐怖势力,并企图分裂英国。

卡扎菲的行为受到了伦敦报纸的攻击。谁知道我们的卡达佐上校是blx,他听不得任何难听的话,于是一怒之下炸掉了刊登此言论的伦敦报摊。

1984年,卡扎菲公开绞死了两名反对他政权的英国学生。为此,无数英国民众来到利比亚驻伦敦大使馆示威。

然而,卡扎菲直接下令向手无寸铁的英国民众开枪,最终导致11名无辜民众受伤,一名英国警察死亡。

卡扎菲非常傲慢,任何人在其他国家直接射杀其公民都是不可接受的,英国因此与利比亚断绝了关系。

法国

此时,利比亚与法国断交的进程也正在加载中。

1989年,一架法航空飞机在途经尼日尔空时突然爆炸。飞机上有170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人幸免。

经过调查,法国发现这一切其实都是利比亚策划的!

卡扎菲只为敷衍了事向法国支付了3500万美元,这让法国非常不满。

在21世纪,卡扎菲想要再次扩大自己的权力,但俯瞰世界,只有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可以任他摆布。

他郑重表示要为非洲人民考虑,希望非洲人民能够实现独立,各国共同努力摆脱法国的控制,制造自己的货币,实现货币自由。

非洲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半以上是法语国家。它们大多加入了法国法郎货币体系,进出口贸易也使用法郎作为交易货币。卡扎菲提议非洲制造自己的货币,这无异于切断法国的财政来源,从法国盘子里抢走食物。

基于上述情况,法国对卡扎菲并无好感。

据说法国总统在就职前接受了卡扎菲的经济援助,他害怕卡扎菲会泄露这个秘密。因此,在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时,法国是第一个冲上前去的国家。

俄罗斯(前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利比亚失去了最大的武器供应商。

此外,由于1988年洛克比灾难,联合国对利比亚实施了制裁,导致其国内经济发展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卡扎菲决定抛开过去,改变外交策略,与美国交好。然而,考虑到他之前对美国的挑衅,如果他想让美国接受他,他至少必须表现出他的忠诚。

因此,卡扎菲不仅自愿移交了洛克比空灾难中的两名嫌犯,还向空灾难中的受害者家属送去了赔偿金。

他觉得俄罗斯这棵树靠不住,于是撕毁了与俄罗斯签订的所有合同,公开支持车臣独立。

卡扎菲将与俄罗斯的战争视为棋子和筹码,以拉近与美国的距离。这种不人道和不公正的行为直接激怒了俄罗斯,俄罗斯和利比亚也成为了敌人。

中国

中国一直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保持和平,但它怎么能与卡扎菲交朋友呢?

这是因为卡扎菲太自大了。

尽管利比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它并不具备发展核武器的技术。看到美国在背后支持以色列帮助发展核武器,卡扎菲有点着急,但他也知道自己到处树敌,没有国家愿意帮助他发展核武器。

我该怎么办?卡扎菲很聪明,他认为既然他做不出来,那就买一个。

但问题是向谁购买?首先,西方国家肯定不会卖给他,苏联早在1968年就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的合同。

作为当时少数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之一,中国是唯一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但是从我国购买原子弹并不容易。

首先,卡扎菲和省省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不仅赞赏和赞同省的“三民主义”政策,而且与省省保持密切联系。

省只是我国的一个省,卡扎菲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他跳过我国政府,直接与省建立了关系。

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你如此困惑,你指望我国卖给它一颗原子弹?

然而,卡扎菲就是这么自信!

1970年,卡扎菲的密友、利比亚上校贾卢德访问中国,并向周总理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请求。他向周总理解释说,利比亚想购买原子弹来帮助遭受苦难的巴勒斯坦同胞,并表示卡扎菲是真诚的。如果中国愿意向利比亚出售原子弹,利比亚不仅会支付中国一大笔钱,而且还会立即切断与省省的所有联系。

然而,无论贾卢德如何雄辩,周总理始终坚持中国永远不会出售原子弹,他们的谈话以不欢而散而告终。

周总理转身将贾鲁德的话转述给毛,毛听后也非常生气。中国研发原子弹是为了打破大国垄断,保护自己,而不是为了出售。卡扎菲凭什么认为我们会为了钱而牺牲原则卖给他?

通常,当外宾访问第三国时,毛会亲自迎接他们以示敬意。

但这一次,毛直接下令不安排自己与贾鲁德会面,可见卡扎菲购买原子弹的傲慢态度确实让毛非常不满。

联合国

得罪五常还不够。卡扎菲仍在联合国搞事情。在2009年的一次联合国演讲中,根据规定,每个人只能发言15分钟,但卡扎菲讲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他累得说不出话来。

卡扎菲还厚颜地要求联合国进行改革,取消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增加非洲国家的席位。

卡扎菲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他想用这种哗众取宠的方法来博取非洲国家的认可和同情。但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言论直接得罪了五个常任理事国。

要知道没有一个国家敢轻易挑战五常,哪怕是其中一个,但卡扎菲一下子挑战了所有五个国家,这显然是找死!

2011年,利比亚爆发反卡扎菲革命,抗议示威活动愈演愈烈,最终演变为武装冲突。利比亚要求卡扎菲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

西方国家一直对卡扎菲非常不满,而利比亚内乱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出兵的理由,所以他们发动了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试图一举拿下卡扎菲。

针对这一决议,美国、英国和法国持赞成态度,而中国和俄罗斯选择弃权,默认了出兵的决定,决议正式生效。

2011年3月19日,英法美等国对利比亚发动空进攻,法国因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率先冲在了最前面。

面对多国的联合攻击,卡扎菲仍然拒不悔改,顽强抵抗,试图保住自己的政治权力。

但是已经太晚了。在反复的袭击下,利比亚变成了一片废墟,卡扎菲在挣扎了几个月后被发现死在一个废弃的下水道里。

从卡扎菲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教训:任何国家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都需要学会收敛和隐藏实力。而不是在自己没有任何实力的时候挑衅一个大国,否则结局只能是惨淡。

原创文章,作者:江留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ppbj.cn/jbk/53229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