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北杂谈 > 正文

免费姓名配对测试(免费测试什么时候遇到另一半)

如果你的银行账户突然收到一笔钱,然后有人告诉你转账错了,请转回来。这时候你一定要体谅,千万不要直接把钱转给对方。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

请返还6000元

谁知道被莫名其妙的上线了?

正在读大学的小刘突然收到一条短信,通知他银行账户有6000元,但他问了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他们都说不是自己转的。就在小刘威对未知的6000元感到困惑时,她的手机收到了一条“大姐”的短信,称她转错了账户。她好不容易凑齐了儿子上学的钱,却因为不熟悉操作,误转给了小刘。

于是,热心的小刘按照“大姐”的指示,将银行卡上的6000元转回了对方指定的账户。

小刘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谁知,这是一场骗局的开始。半个月后,小刘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说小刘在他们网站上借钱了。约定期限6000元,15天,月息2%。现在到期了,他要求小刘偿还本金共计6060元。

刘被骗了,因为他从未申请过网贷。思来想去,小刘觉得应该是那6000块钱的过错,立即报警。民警调取了小刘的银行卡资金明细,发现是某网贷公司的账户,当天给了小刘6000元。调取网贷公司信息后发现,案发前半个月,确实有人盗用小刘的身份信息和证件照片申请贷款。

随意点击未知链接。

个人信息的披露

无独有偶,2021年5月8日,山东青岛市民小李的银行卡里突然多了1650元。然后收到一条短信:“请立即处理这笔钱,否则后果自负!”半小时后,对方打来电话,要求小李在约定期限内还款3000元,否则小李将上征信黑名单。

小李在对方指定的APP中点击“立即还款”,发现显示的收款账户是个人账户。当他退出APP,再次登录点击“还款”,收款账户就变成了另一个个人账户。每次点击“还款”,显示的卡号都不一致,这让小李更加警惕,选择报警。

申请网贷,必须要有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犯罪分子是怎么得到的?小李报警后,警方查明,当天,用手机刷短视频的小李被一条“测试信用额度”的信息吸引。想测试自己信用额度的小李点击下载了一个网贷APP,输入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于是,就发生了上面的事情。

至于小刘的遭遇,也很有可能是个人信息不经意间被盗。

给个提示

类似情况不要直接转账。

可以拨打反诈骗热线96110进行咨询。

据了解,类似案件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套路如出一辙:骗子先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信息,然后冒用受害人名义在贷款公司贷款;骗子在进入贷款受害人的账户后,编造错误转账的理由,然后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到自己提供的账户。

广东警方提醒消费者,遇到类似银行账户突然多了钱,对方要求退款,一定要冷静!不要自己动手,直接向银行说明情况或者报警。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非法活动。如遇诈骗,请保留完整的电子证据(如聊天记录、短信、银行账户等。)并拨打反诈骗热线96110进行咨询。总之,凡事多加注意,遇到疑点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多方求证,必要时打110报警。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类骗局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消费者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重要个人信息,否则无法成功申请网贷诈骗。所以消费者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日常生活中,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不要在不明网站或通过其他渠道填写或告知他人自己的个人财务信息,尤其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关键信息。

同时,你要掌握金融的基本知识,千万不要相信别人。银行转账和电话号码充值不一样,一般不会出现错卡号的情况。银行的卡号对应持卡人的姓名。一旦转账汇款中输入的卡号与账户所有人姓名不符,则转账不成功,一般会退回原汇款账户。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姓名和账号不符,转账也能成功的情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这类基本的金融知识,从而提高识别欺诈和防范欺诈的能力。

文/记者程维

来源:北京青年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