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北杂谈 > 正文

刘松林和杨茂之(刘松岳)

1949年, *** 与毛、、李宁在香山。

刘松林的父亲刘谦初,1897年出生于山东平度县。1925年五洲惨案发生后,他发起成立了“燕案件后援会”,并被选为燕大学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刘谦初先后担任 *** 福建省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和宣传部长。1929年8月,刘谦初被捕入狱。1931年4月,34岁的他英勇牺牲。刘松林的母亲张文秋,1903年出生于湖北京山县。她是中国 *** 的早期党员。她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曾两次被 *** 囚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银行人事部副主任、中国盲人福利协会总干事,2002年逝世。

其实,刘家和毛家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出生之前。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 *** 第五次代表大会上, *** 认识了张文秋,知道她快结婚了,开玩笑说,如果你生个女儿,我们就“面对公婆”了。后来,不仅与毛喜结连理,她的妹妹邵华和毛岸青也组成了家庭。

刘松林回忆说,当她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她只有7岁。在延安,她出演了一部名为《弃儿》的戏,扮演一名 *** 员的孤儿。由于和这个角色相似的生活经历,刘松林非常投入, *** 看完之后马上派人去找刘松林。当他得知他的父亲是刘谦初烈士时,他立即认出她是他的养女。1946年,刘松林、母亲和妹妹从监狱回到延安,在毛主席的窑洞里第一次见到了毛。之后随着交流的增多,两个年轻人相爱了。1949年10月15日,他们在 *** 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毛、和的结婚照

毛安迎牺牲后,毛主席从未告诉刘松林这个消息。直到三年后她才说出真相。从那时起,毛主席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关心和爱护她。

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既要独自承受失去爱子的巨大悲痛,同时又要小心翼翼地对待还蒙在鼓里的儿媳妇,甚至强颜欢笑...“那段时间,主席总是有意无意地说‘革命必有牺牲’。有一次在 *** ,他给我讲了他牺牲的五位亲人,介绍了大家的经历和牺牲的历程。它非常详细和痛苦...而且每次我按下安迎的新闻,他就转移话题,或者笑着跟我说点别的……”

“我伤害了岸英,毛主席伤害了我。他最怕伤害我。他想尽可能地保护我,哪怕是把这个‘伤’往后再往后拖。”刘松林说。

得知毛和安迎牺牲的消息后,刘松林精神崩溃了。1954年,她高中毕业。为了改变她的环境,毛主席让她去莫斯科大学学习数学。但是刘松林不喜欢数学,而且他的健康状况很差。两年后回国,进入北京大学俄语系学习四年。如果加上出国前一年俄语专科,她上了七年大学,1961年才毕业。在此期间,毛主席一直关心刘松林的学习和生活,并为她做了长远规划。他一次又一次地工作,敦促她重组家庭。

“我的婚姻成了董事长最大的烦恼。他一直敦促我重组家庭。他认为女孩子不能一个人,要有家庭,有孩子,这样才能幸福。为了这件事,他伤透了心,一开始介绍了几家,我都觉得不合适。事实上,这是因为安迎一直活在我心里。康弘牺牲10年后,1959年春节前后,我请主席去朝鲜给康弘扫墓。我必须看到埋葬他的地方,这样我的心才能踏实……”

毛和。

从朝鲜扫墓回来后,刘松林对毛的感情依旧,他总是对自己的个人问题犹豫不决。 *** 在1961年6月13日的信中写道:“女儿,下定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 的反复启蒙使刘松林决心重新面对生活。1961年秋,刘松林被分配到 *** 某工程部队做翻译工作。1962年2月,刘松林与空军事学院的教师杨茂之结婚。后来,经过曲折的“运动”,刘松林被分配到军事科学院工作,直到他退休。

再婚后,刘松林和他的父亲 *** 通过书信保持联系。虽然见面少了,但父女之间的爱却更加强烈了。“我对主席有很深的感情。因为我小时候没了爸爸,妈妈一个人把我带大。在遇到总统之前,父爱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词,而总统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早已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父亲的关心。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他。更何况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他的担子那么重,他的年龄那么大,却给我那么多心思照顾我,总是处处为我想得那么周到...我快80岁了。我可以自豪地说, *** 是世界上最关心我、最爱我的人。在主席面前我永远是个‘玻璃人’。我不用告诉他我的想法,一见面就能指出我的想法。所以,我在他面前最放松,我可以畅所欲言,说实话,不怕他生气。在生活中,总统是一个非常好的普通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对杨开慧母亲的思念几十年不变,有着常人一样的世俗欲望。他的六个亲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献出了生命,他也承担了六次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悲痛。”

再婚后,刘松林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现在都结婚了。尽管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她还是坚持不请姨妈,连孩子都没少闹。“我告诉孩子们什么时候躺在床上,好吗。我能照顾好自己。我已经习惯了。这是一种锻炼。我是在革命队伍中长大的,我教育孩子‘一切靠自己,做一个利国利民的普通人’。”刘松林说。

——摘自2010年10月25日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张林

编辑:周益谦

编辑:张宇

*文慧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